首页    公众教育    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 | 晋国珍宝(四)

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 | 晋国珍宝(四)

1992年春,晋侯墓地的发掘拉开了序幕,八次发掘共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现了祖先们精湛的技艺和工匠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晋国的繁盛。

为纪念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我们将定期推出晋侯墓地出土的代表性珍贵文物,让我们更加贴近和了解那个三千年前的晋国。

名称:晋侯温鼎

尺寸:高23.7cm,口径16.7cm

器物介绍:

出土于晋侯墓地晋武侯夫人13号墓葬。

时代为西周中期。

晋侯温鼎,深腹略鼓,双附耳。口沿下有一周顾龙纹,卷尾鸟形扁足,扁足间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3个十字形镂孔。器物内壁铸有5字铭文“晋侯乍旅鼎”,记录了晋侯作此鼎。从器型、纹饰上可以断定铭文中提到的“晋侯”应是晋武侯宁族。

晋侯温鼎铭文

温鼎,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加热保温的鼎,特殊之处在其底部三足之间的圆形托盘,温鼎功能的实现,靠的就是这个小托盘,在托盘上点燃炭火,以加热保温鼎内的食物。托盘上十字形镂孔以通风、去灰。这么一件小巧的食器,设计精巧,科技感满满。温鼎的三足设计的较高,这样就抬高了炭盘,远离三足下隔离垫衬的物体,排除高温传递容易引燃的隐患,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商周时期,贵族们追求食物的味美,就用温鼎加热,同时还可以把凉肉、凉菜放到温鼎中边涮边食。温鼎,可以说是今天的暖锅、火锅的鼻祖。这件出自晋武侯夫人墓葬的温鼎,体格比较迷你,口径仅有16.7厘米,从食物容量上看,是一个人的食量,说明温鼎只供单人使用,这也证明了当时实行的是分食制,一人一锅,方便卫生。商周之民是席地而食的,一人一席,否则被视为有违礼制。古人的国宴,君臣同坐,边吃边聊,必然不可能速战速决,这种仅供单人使用并可以加热保温的小火锅——温鼎就应运而生了。温鼎可以说,既是商周礼制的产物,也反映了古人对美食的追求。

疫情当前,科学防疫。饮食保持卫生不密接也是重要的防护手段,想吃火锅,一定要吃小火锅,大火锅还是远离为妙。外出就餐时,遵循古礼,一人一席,一人一锅,拉开距离心连心,同心抗疫克时艰。 

名称:晋姜簋

尺寸:高15.6cm,口径24.1cm

器物介绍:

出土于晋侯墓地晋武侯夫人13号墓葬。

时代为西周中期。

晋姜簋。侈口束颈,直壁鼓腹,圈足,腹部饰上下交错的三角形曲折纹,器内底铸有铭文“晋姜乍宝簋”。晋姜是晋武侯宁族的夫人,当时女子出嫁后,便会以夫家的国名冠于自己母国的姓氏前自称,“晋姜”就是姜姓国之女嫁到晋国后的自称,而这件簋就是她所做的器物,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联姻。

晋姜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