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教育    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 | 晋国珍宝(二)

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 | 晋国珍宝(二)

1992年春,晋侯墓地的发掘拉开了序幕,八次发掘共出土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现了祖先们精湛的技艺和工匠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晋国的繁盛。

为纪念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我们将定期推出晋侯墓地出土的代表性珍贵文物,让我们更加贴近和了解那个三千年前的晋国。

猪尊铭文

名称:猪尊

尺寸:通高22.4cm,通长39cm

器物介绍:

出土于晋侯墓地第一代晋侯燮父夫人113号墓葬。

时代为西周早中期之际、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猪尊,祭祀礼器。猪体硕壮, 吻部略上翘,嘴角出獠牙,双耳斜耸,背脊有鬃一道,尾上卷。猪背上有圆形口,上有盖,盖有圈形捉手。器腹中空,用来盛放祭祀用酒。盖沿有目雷纹一周,腹部两侧均有圆形凸起,装饰火纹和变形兽纹,这种两周同心圆的组合纹饰,是只发现在西周青铜器上的新纹饰。

猪尊器盖与器腹外底均铸有铭文“晋侯乍旅飤”,“飤”通“食”,多用于青铜食器上,在酒器中自铭为“飤”的,尚属罕见。

晋侯猪尊形象写实,惟妙惟肖、憨态可掬,与传统礼器抽象、狞厉美的风格有很大不同,整个器形皆体现出一种完全忠实于现实的艺术手法。猪尊,在其面颊部可以看到下颌骨的凸出,而在其后肢的胯部和前肢的肘部同样可观察到在肉体之下骨骼的体形,猪尊仿佛就具有了真实的生命气息。整体来看,猪尊抽象、神秘的色彩逐渐淡化,造型、纹饰开始呈现出朴实、简洁的新风貌。

从猪尊的形象可以看出,已经具有原始家猪的形象。猪是伴随着农业发展而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我国养猪的历史至少已有七八千年了。甲骨文中也有关于殷商时期养猪的记载:“陈豕于室,合家而祀”,猪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猪用来祭祀反映的的是一种原始宗教的祭祀理念。在古代文明中,猪在精神上还有美好的寓意,是勇敢、财富和幸运的象征。

名称:鸟形銮铃

尺寸:高15cm、长12cm、厚4.4cm、銎宽2.9cm

器物介绍:

出土于晋侯墓地第一代晋侯燮父夫人113号墓葬。

时代为西周早中期之际,现藏于晋国博物馆。

鸟形銮铃,车马器。上为铃,下为銎。上部铃为鸟形。圆目,尖喙,高冠,直尾上扬。鸟腹部两面各有四个镂孔。每排两个,上下两排,呈契形状,内有铜丸,铃颈较窄,二次阶梯状下为方形銎,光面直边。

3000多年前的车铃,如同今天的车喇叭。通过方形銎座安装在车轭或车衡上,铃球内有铜丸,车一动铜丸即击打铜球,发出清脆的铃声,用来提醒和警示路人。鸟形銮铃,反映了周人对凤鸟的图腾崇拜,考古出土的鸟形銮铃,甚为罕见,仅晋侯墓地有发现。